江賢二一生透過創作,構築一個自我滿全的精神性世界「極境」,做為其內心的嚮往與歸屬,同時透過這樣的神聖空間,確認其「淨化世界(人心)」之存在信念。
1942年生,台中人,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系。
江賢二學生時期就開始抽象表現形式的創作,1965年獲選參加巴西聖保羅雙年展,隨後旅居巴黎、紐約30載。
江賢二早期畫作主要使用灰黑色調,並強調顏料的層次感與質感,反映藝術家苦澀的生活及對藝術的極致追求,此時期的創作又被稱為「封窗之作」;1998年返台後,陸續完成了《百年廟》及《銀湖》等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;2008年遷居台東,大自然及海邊明媚的光線啟發江賢二對創作產生截然不同的想像,促使他探索並找到與色彩之間最適意的對應方式,創作出繽紛的《比西里岸之夢》、《乘著歌聲的翅膀》、《金樽》等系列。
古典音樂對江賢二的藝術有深遠的影響,他曾學習大提琴,並從馬勒、荀白克、巴哈、德布西等音樂家的音樂中獲得靈感。
此外,江賢二的平面繪畫有意識地打破框架,創造出無限的延伸性,這個理想也演變為立體創作。2007年於台新金控大樓舉辦的「平面與空間」個展,首度展出抽象鋼鐵雕塑作品,此後走向建築空間,最終於台東工作室以地景藝術的方式完整呈現。